同有科技(300302.SZ)呈现显著业绩反转。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同比暴增197.06%,净利润飙升300.46%,得益于高端新品推广“成效显著”,利润端大幅改善,毛利率持续提升至52.34%。
对于这份亮眼的三季报成绩单,市场反应耐人寻味。10月20日,同有科技股价高开7.51%,但旋即遭遇抛压股价一路震荡下行,最终走出了一根 “高开低走”阴线,收盘下跌5.51%,报收21.27元/股。
这份看似无可挑剔的成绩单,为何未能换来持续的涨势?亮眼的单季度数据背后,隐藏着哪些玄机与风险?
双面三季报
界面新闻记者拆解同有科技三季报发现,“单季度”与“累计值”之间存巨大反差。

第三季度,同有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54亿元,同比增长197.06%,环比增长21.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66.83万元,同比增长300.46%,环比增长248.54%。这样的数据足以让投资者眼前一亮。公司将其归功于“全线发布PCIe5.0高端新品后,产品竞争力得到大幅加强”,并成功中标“数个千万级项目”。此外,同有科技也表示,“高端新品实现收入相比去年全年大幅增长,自主可控产品技术实力得到用户的充分验证和认可。”随着自主可控存储产品在用户高端核心业务应用场景的市场覆盖率有效提升,公司1-9月的综合毛利率达到52.34%,同比提升4.41个百分点,显示其产品结构优化和成本控制初见成效。
今年1-9月,同有科技营业收入实现3.27亿元,同比仅增长7.73%。这意味着,前三季度的大部分增长是由第三季度贡献的,前两个季度公司业务表现平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28.78万元,同比大幅下滑70.37%;扣非净利润为875.79万元,同比下滑71.20%。
“这个数据对比非常鲜明,说明公司业绩的季度波动性较大。” 资深电子行业投资人徐新毅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第三季度的爆发,更像是对上半年业绩不佳的一种‘补偿’,可持续性需要打一个问号。投资者担心,这是否只是项目确认收入的周期性波动,而非趋势性的反转。”
“变”与“不变”
相较于半年报,同有科技三季报揭示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但也有一些深层次的隐患。
核心变化在于盈利能力的逆转以及现金流改善。半年报时,同有科技净利润处于同比大幅下滑状态,约亏损1838万元。三季报凭借单季的出色表现,将累计净利润扭亏为盈。另外,三季报显示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40万元,虽然仍为负值,但相比上年同期的-9,751万元,改善了74.98%。说明销售回款和采购付款管理有所优化。
然而,隐患也不可忽视。

首先,投资收益变成了同有科技的“拖油瓶”。报告显示,公司1-9月投资收益为-915.44万元,同比暴跌174.99%。主要原因是参股公司忆恒创源和泽石科技带来的投资损失。忆恒创源虽三季度单季盈利,但因上半年计提大额存货减值,累计仍亏损,;泽石科技则处于研发投入期,后续还将大规模投入,短期内想解决亏损难度不小。同有科技也承认,若剔除这部分影响,存储业务净利润可达1,851.34万元。
其次,财务费用高企需要重视。前三季度,同有科技财务费用高达1248万元,同比增长104.53%。主要原因是长沙存储产业园在建工程转固后,项目贷款利息停止资本化,直接计入了费用。这暴露出公司负债压力沉重,利息支出将持续侵蚀利润。
最后,资产质量与流动性压力值得重视。前三季度同有科技应收账款增至3.74亿元,信用减值损失达-462万元,同比增长217.83%,坏账风险积聚。同时,短期借款高达2.74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激增259.62%至6521万元,而货币资金仅1.17亿元,偿债压力不言而喻。
“同有科技正处于一个艰难的转型期。” 介于上述情况,某私募基金分析师王宇晨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它押注自主可控和高端存储的战略方向是对的,PCIe5.0产品也确实带来了业绩弹性。但公司同时要消化新园区转固的折旧与财务压力,还要忍受参股公司带来的业绩波动,好比一个人想全力奔跑,脚上却戴着镣铐。”或许只有在这些隐忧得以改善的前提下,公司基本面、市场认可度才能真正迎来反转。
高毛利神话能否延续?
9月,同有科技股价累计上涨37.2%,远超计算机设备板块12.5%的平均涨幅,显著跑赢创业板指同期涨幅8.21%。9月国产存储替代政策密集出台,《数据要素市场三年行动计划》明确“2025年核心存储设备国产化率超60%”目标,同有科技作为国家队供应商,参与多个国家级数据中心项目,市场猜测其将直接受益于《数据要素市场三年行动计划》。

徐新毅表示,“A股市场常有‘利好出尽是利空’的效应。9月的上涨已经很大程度上透支了三季报的利好。当这份‘惊艳’的财报真正摆在投资者面前时,前期潜伏的资金恰好找到了完美的获利了结时机,这就造成了财报日‘高开低走’的经典走势。”
这份三季报中,同有科技的高毛利让投资者惊喜,但52.34%的毛利率是否具备持续性呢?

同有科技强调,毛利率提升至52.34%是因为"高端新品竞争力增强"。但这一数据背后,隐藏着行业竞争加剧的隐忧。PCIe5.0 作为当前存储行业的技术热点,已吸引华为、浪潮、曙光等巨头纷纷布局。同有科技虽率先推出相关产品,但在品牌影响力和渠道覆盖上并不占优。"目前 PCIe5.0存储系统的市场渗透率不足10%,主要应用于 AI、超算等高端场景。" 徐新毅表示,“同有科技不仅面临与华为这些龙头企业进行直面竞争,还将面临高端场景渠道打通等挑战。” 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 5577.2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7.04%,看似维持高位,但相较于华为每年超20%的收入去投入研发,还是存在差距。在技术迭代加速的存储行业,投入力度的减弱可能意味着竞争力衰退。若公司不能持续推出迭代产品,当前的高毛利水平很难持续。另外,当下华为、浪潮等头部厂商加速布局存储赛道,未来价格战也将可能压缩利润空间,能否维持住高毛利对于同有科技而言无疑是一个挑战。
发表评论